泉州市区:不少人在车内存水 有人喝了拉肚子

原标题:泉州市区:不少人在车内存水 有人喝了拉肚子
夏季很多人将矿泉水放在车上
酷暑来袭,泉州出个门都要被太阳烤焦。市区水有不少网友称,不少在自己家车子的人车人喝引擎盖上都可以煎鸡蛋了,而在车内,内存最高气温也能达到70℃,拉肚感觉随时都要“烧”起来。泉州这不,市区水就有人因为在车里放了矿泉水,不少因为车内温度太高而“引火烧车”了。人车人喝
矿泉水致车内起火 疑因光线透过瓶身聚焦
据央视报道称,内存近日,拉肚台湾台中的泉州一辆小客车,因车主将两瓶矿泉水随手放在仪表盘上的市区水防滑垫上,而导致车内物品起火。不少受损车辆的驾驶座前方被烧成一圈黑,挡风玻璃碎成蜘蛛网状,车子内部更惊悚,胶条都已经溶解,所幸没有人员伤亡。
泉州七中教研室副主任、化学老师倪晓东判断,当太阳升起来之后,光线从车窗进入车内透过矿泉水瓶的边缘将焦点聚集到防滑垫上。一般来说,正中午熄火的车内密闭空间温度会达到70℃,经过折射聚焦后,温度最高可升到120℃,加上防滑垫的燃点低,以及发票助燃,于是便起火燃烧。“矿泉水瓶本身并不会燃烧,但光源会通过瓶子发生折射,将所有的热量集中在这一点,将车内的防滑垫点燃。”
很多人在车内存水 有人喝了拉肚子
昨日,记者走访市区的数个露天停车场,发现大部分的车里都是放着抱枕、面巾纸等物品,还有不少车里放有矿泉水和香水。车主马先生就称自己经常将瓶装水放在中控台储物格,这样想喝水时方便拿。车主黄女士表示,放在后备厢的瓶装水内会有蒸汽,夏天喝起来还是温热的。
有市民表示,喝了放在车里的一瓶水,竟然让他吃了苦头。“前两天我买了瓶水,喝了有点拉肚子。感觉那个水有点味道,有点异味。我担心水的质量有问题,就向消协投诉。”唐先生说,后经调查发现,并不是矿泉水本身有问题,而是矿泉水开封后在车内放了好几天,阳光暴晒下,矿泉水的水质发生了变化。
倪晓东介绍,目前市面上90%的塑料瓶装饮料均采用PET(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)作为瓶体材料,当温度小于100℃时,PET是十分安全的。
除了PET外,日常中经常用到的塑料像PE(聚乙烯)也是不会添加增塑剂的。不过由于聚乙烯不耐高温,应尽量避免高于100℃水温下使用。“有少数大的矿泉水瓶,会选择重量较轻的高密度聚乙烯。”倪晓东分析道,在制造瓶子的过程中,有时加入了双酚A等化学原料作为透明剂,当瓶子放置在温度很高的车里时,高温会让瓶子发生变化,导致更多的有害物质渗透进入水中,成为健康隐患。
相关链接
夏季车内禁放的七大物品
1.碳酸饮料 碳酸饮料中含有高浓度的二氧化碳,长时间处在高温环境下容易膨胀引起包装爆裂。
2.打火机 高温下,打火机中的液态丁烷会膨胀,内部压力迅速增大,行车中如顛簸或碰撞,极易发生爆炸。
3.老花镜和放大镜 有聚光作用,如果放在车内,阳光长时间照在上面,自燃现象极有可能发生。
4.罐装喷雾 罐内的压力非常大,同时灌装喷雾内的物品本身也都是易燃品,被暴晒后威力也更大。
5.香水 水晶或玻璃材质的香水瓶,在太阳暴晒的情况下,它可以形成类似放大镜的聚焦效果,若聚焦在易燃物品上将非常危险。
6.光盘 光盘的主要原料是聚碳酸酯,该物质含有大量有毒的双酚A。温度高达60℃以上时,这种物质将容易扩散到空气中,造成车內空气污染。若过量摄入,将导致慢性中毒。
7.电池、充电宝 车内温度高时,电池长时间放置在高温环境里,会发生鼓包甚至有爆炸的危险。(记者 苏玮杰 文/图)
原标题:矿泉水放车内 高温下竟“引火烧车” 疑因光源通过瓶子发生折射聚焦,引燃车内防滑垫。专家提醒,车内禁放香水、电池、打火机等物品
责任编辑:纪玮维
相关文章
- 近日,博主“疯狂女篮”更新动态称,李梦或将追随韩旭步伐开启留洋。消息一传出,引来了球迷以及媒体的热议和关注。此前的女篮亚洲杯上,中国女篮的表现没有达到预期。最终仅获得了季军。对于球队获得这样的成绩,中2025-10-12
- 每年9月是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宣传月,今年的主题为“培养健康生活方式,筑牢家庭健康基石”。良好的生活习惯是保持健康的关键,然而在日常生活中,人们往往存在一些健康认知误区。有哪些人们习以为常的“好习惯”,其2025-10-12
- 审核专家: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心外科主任 主任医师 王继勇握手时尴尬缩回、试卷及文件被汗水浸湿、手机屏幕失灵,钥匙串儿都会生锈…这些困扰,可能源于一种常见却被忽视的疾病——手汗症。它不只是“爱2025-10-12
- 泉州师范学院科研团队正在进行传感器技术应用测试。该技术成果已进入洽谈落地合作阶段。林劲峰 摄)作为“民营经济乐园”,记者从市科技局了解到,今年以来,随着一些政策壁垒被进一步打破2025-10-12
- 继提高中医医院医保报销标准后,市医保局对中医药治疗恶性肿瘤予以医保优惠。日前,泉州市医保局印发《关于将恶性肿瘤含白血病)中医药治疗纳入基本医保门诊特殊病种治疗项目的通知》,并于今日起开始实施。据了解,2025-10-12
- 受访专家: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主任医师 马艳良采写: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宣传中心 钟艳宇水灾过后,高温高湿环境与积水污染形成双重健康威胁。肠道感染、皮肤疾病、呼吸道炎症、蚊虫传播疾病及霉菌2025-10-12
最新评论